如果做一件事情也有进度条的话,专注就是那个加速键。
越专注,做事情越快,做得也越好。
但凡想要做事,并且想要做成事的人,都会注意到专注力这件事。
那怎么才能让自己保持专注呢?可以从三个视角看这个问题。
首先,那就是你拥有多少专注力?
有的人只要一停下来,脑子里乱七八糟念头纷至沓来,根本就静不下来,这样的人专注力就弱。而有的人安静的时候,思绪也能沉静下来,甚至可以放空自己,这样的人专注力就强。
这种强弱和一个人成长环境有关系,也和这个人现在所处的环境有关系。
成长环境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接受过专注的训练,这种训练是一个人沉浸于一件事的体验带来的。
不过这个得注意,小朋友天然是不存在专注这件事的,他们的大脑有时间窗口,在8岁以前小朋友的大脑决定了他的外向探索思维,东一榔头西一梆子才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,这时候不要要求他们专注。
真正开始专注,是8岁以后,有没有为了热爱的事情去沉浸,去专研过,只要有过体验过,那么天然就有这种专注能力。
现在所处的环境,决定了最近1年内他的思维习惯,是每天被纷繁的信息包围,得不到一刻安宁?还是说每天都有安静的时候留给自己独自思考?
亦或者说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,会对碎片化信息进行管理,就为了给自己留下专注的时间去思考?
最近1年的生活习惯,决定了你这一年的专注力如何。
当然,不管是成长环境里的训练,还是现在环境里的生活和工作习惯,都意味着一件事——专注力是可以训练的。
方法主要有两种,一是降低繁杂信息的碎片化信息的输入,比如控制手机、电视、电脑的时间。另一种则是每天留下固定的时间让自己静下来,可以用冥想。
冥想这件事坚持下去真的非常有用,能极大地提升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定力。
了解了自己有多少专注力以后,下一件事就是选择把你的专注力用在哪里?
专注力是一种资源,就像开头提到的加速器一样,你如果分开到五件事,那么每件事被加速的不是1/5,可能只有1/10,甚至1/100。
但是如果你把专注力用到一件事情上,那么加速就是实实在在的,如果激发了心流,甚至还能加倍。
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,觉得很多事是可以一起做的,这样效率还更高,比如刷牙和听音乐虽然互不打扰。
但是其实依然分配着你的注意力,如果你要把刷牙这件事做到细致再细致,歌词你就听不清。反过来你去理解并沉浸入歌词里,那么一不小心捅到喉咙也是可能的。
所以如果想要做一件事做好,做快,甚至激发出加成效果,那么最好保持一对一的专注。
人的专注力有限,保持专注的本质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选择问题——你把你的专注力用在哪一件事情上?
越是重要的,越是值得的,就像你一个人开车会听音乐,但是如果五六个孩子坐你的车,你会非常专注一样。
知道了自己的专注力,也决定要选择哪一件事来专注以后,最后一件事就是少损耗。
这个时间会打扰你的事情太多,有信息,也有人,甚至有生理上的各种意外,会让你不得不脱离专注状态。
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意外的处理,比如最重要的环境设置,如何给自己打造一个少打扰的做事情环境。
再比如上面提到的手机、电脑、邮件,统一管理处理时间。
人的大脑天然会对各种信息产生反应,这也是我们的本能之一,而避免这种被打扰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置身于少打扰的环境里。
除了少打扰,就是抗打扰,抗打扰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冥想修炼,当你能在冥想里控制念头5分钟,10分钟以后,你在做事情时,也就能守住念头了。